挟江临海,河湖众多,田原肥沃,出产丰饶的江苏,在全国率先兴起并蓬勃发展乡村工业之后,“鱼米之乡”原始、古朴、生态的乡村之美,渐次失去,农村人居环境渐趋恶化……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河床像被子,村庄臭堆子。”这是早些年江苏农民形容农村水容村貌的顺口溜。进入“十二五”,特别是近两年来,江苏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了一场让美丽长驻“鱼米之乡”的惠民造福行动。
不留空白,让所有失去美丽的乡村更加美丽
一个繁写的“蘇”字,“鱼”和“米”,都离不开水。江苏因此成就闻名的“鱼米之乡”。江苏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共有19万多条(个)农村河塘,总长度9万公里,全省淤积严重的河塘淤积土方量达到24亿立方米。
江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始于水。从2003年起,江苏将全省农村河塘疏浚整治列为农村5件实事及农村新一轮实事工程之一。9年来,江苏全省累计完成农村河塘疏浚土方近30亿立方米。农村河塘清畅一新。
2011年,江苏由河塘疏浚整治又扩展到村庄环境整治,计划投入1100亿元,用3~5年时间,对近20万个自然村庄进行全面环境整治,要让失去乡村美和还保持着乡村美的所有村庄更加美丽。
于是,江苏的村庄环境整治又始于水。首先是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2005年江苏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上千万人。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截至2011年年底,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设施总投入350亿元。全省区域供水覆盖率达76%,其中苏南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已经基本全部实现,苏中地区已实现96%,近6000万人口实现城乡用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解决“进口”的饮水问题,还要解决“出口”的如厕问题。“一个坑两块砖,三尺芦席围四边;大眼瞪着看小眼,狗眼瞪着盯屁眼。”站在贴着洁白瓷砖无臭无味的沼气厕所旁,苏北东台市农民周银喜,这样描述过去的乡村土厕。
“不留空白,实行整治目标全覆盖,是江苏村庄环境整治的一大特点。”省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住建厅党组成员杨洪海介绍说,江苏将村庄分为规划布点村庄和非规划布点村庄,明确不同的整治重点和工作要求。
污水和垃圾一直是村庄的主要污染来源。江苏在规划布点村庄和非规划布点村庄重点开展了“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全省对垃圾、污水处理等村庄环境整治项目累计投入超过160亿元。
水清,岸绿,村洁、景美……苏中仪征市十二圩办事处蒲新村新四组农妇余相华,用手机拍下村庄整治后的新面貌,发给在大连打工的儿子,说:“我们多少年没有看到这么清爽的水,没有看到这么舒心的村庄美了!”
科学推进,用农民的满意度衡量乡村美丽度
“村庄环境整治不仅是环境改善,还应该变成江苏乡村特色彰显、保护和再现的过程。”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说,“农民群众需要怎样的乡村美丽,满意于怎样的村庄环境整治,是衡量这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和尺度。”
为科学推进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江苏选择了全省13个省辖市283个不同地域文化、地形条件、发展水平、现状基础、农业结构、距离城镇远近等要素各异的样本村庄,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度调查和访谈。
江苏还充分发挥规划设计领军人才的作用,特聘13位设计大师与13个省辖市进行“一对一”挂钩帮扶,积极探索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推动村庄整治工作全面高质量展开。
江苏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新农村建设是长期任务,村庄环境整治是阶段性任务。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能增加农民负担,不能搞大拆大建,重点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为农村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全省各地整治后的村庄环境异彩纷呈。
在苏南,江南水乡特色正在凸显。常熟苏家尖村环境整治,结合江南水乡元素,以河塘、水栈、船只、路桥、巷弄和民居为重点,种植乡土绿色植物和水生植物,用精致的篱笆、木栏围护树木,植绿造景、以花为景、亲水成景。
苏北宿迁市借助村庄环境整治,一些乡村发展起苗圃、农家乐等特色产业。沭阳县周圈村依托境内古栗林、盆景长廊等资源条件,营造出树林荫翳、花草绰约、曲径通幽、翠绿绕庄的秀丽景象,吸引大批城里人前来休闲观光消费。
在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农民美丽的心愿化作美丽的乡村图景,而美丽的乡村图景又转化为农民美丽的心声。在江苏2012年公共服务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满意率位居第一,达到87.3%。
创新机制,以长效管理留住更多乡村的美丽
“农村环境整治,切忌一阵风。必须建立和创新长效管理机制。”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明确要求,在全省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强化长效管理。各地建立和创新长效管理机制方面,作出了不少有益探索。
为避免重建轻管、“干净一阵子”的通病,南京市各区县都各自摸索出了一套长效管理办法。溧水县在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的同时,把村保洁人员统一集中到镇市容办管理考核,并出台了保洁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按实绩兑现工资报酬。
无锡市探索网格化管理。整治后,将每个自然村都划分成了若干个包干区。聘请本村村民以包干形式完成绿化、保洁、河塘等的管护;村里专门成立了相关机构对网格化包干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使村庄的保洁维护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泰州靖江市全面实施河道、道路、村庄、绿化“四位一体”综合管护新模式,市政府每年拿出千万元以上用于综合管护工作。高港区区财政每年拿出上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作为村庄环境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专项资金。
省住建厅同志介绍,通过建立保洁队、环境管理员来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强化长效管理,仅2012年各界、各渠道共投入资金近200亿元用来支持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各地普遍把整治和管护纳入行政效能整治监察体系。
“环境指数”,这个城市的常用语,在如今的江苏农村,不仅经常出现在干群口头上,更多地体现在实践上。在张家港市永联村和韩山社区,村民晨练之前,常先走到环境信息显示屏前,查看当天的环境质量报告,了解“环境指数”。
永联村村民张桂珍老人笑着说:“如今的日子,真是舒服、幸福:在家里只要拨个电话,就能享受到水电维修、送水、送气、送花、送医、送报、送奶、送快餐……这么多免费或者补贴性的服务。城里人都羡慕我伲生活哩!”
鱼米之乡的乡村美丽又回来了,更加美丽了!她不仅美在农村居民们目及身处的现实环境中,更美在农村居民们越来越感觉出幸福的愉悦的心境里。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