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手机:18901114458(微信同号)
手机:13811055122(微信同号)
手机:13720013749(微信同号)
电话:010-63993381 传真:010-63993481
邮箱:bjfqyjs@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宝路2号盛今大厦8H
邮政编码:100161
地图导航
 
在线咨询
 
公司动态
打造农业中关村 北京平谷用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市京番番茄研究所 日期:2023-11-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作为首都北京的“农业大区”,近年来,平谷区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选优选路径,积极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如今,平谷区在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加快振兴乡村产业等方面,已成为服务首都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农业中关村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着力建设农业科技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放眼世界,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让农业充满“科技范儿”

“嘟嘟嘟”,发动机一启动,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果园全自主避障仿形变量喷雾机器人就开始自动喷雾,工作人员只需拿着遥控器就能操作。

围绕着果园高效植保需求,该款机器人进行了果园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基于激光雷达获取果树枝叶稀疏度及冠形,实现仿形变量喷雾,有效解决了农药利用率低、穿透率低以及药液漂移等问题。

经过测试,导航精度在15厘米以内,避障目标最小尺寸为2厘米,喷雾作业时冠层叶片的覆盖率约为50%,将其应用于果园植保中,可以完全实现无人化植保作业。

而针对牛只养殖过程中,人工推料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容易导致牛只应激、夜间作业难以保证、粗精料混合不均等问题,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则成功研制出了牛舍智能推料机器人。

据介绍,该产品全程自动推料,无需人工干预,避免牛只应激。此外,产品搭载了摄像头和流量卡,可用手机 APP 实现360度无盲区远程巡检,智能避障。一次设置,全程无人照料,可以自动转场。使用该推料机后,牛只干物质采食量可提升2%~3%,产肉量提高3%~5%。

“中国是世界养鸡大国,鸡蛋产量世界第一,鸡肉产量世界第二。但是我国在家禽育种方面,还采用手工记录、人工计算等传统方式记录和处理育种数据,不仅效率低,而且数据误差大,最终影响到选种的准确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人员成功研发了“鸡智能育种与数字化养殖平台”,解决了个体识别、体重及产蛋性能数据采集、近交系数计算、智能选种选配等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育种工作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事实上,如今,在北京平谷区,以上种种充满“科技范”的智能设备已经遍布在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平谷区聚焦果品、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各类应用场景,打造区域农业智慧大脑,推进农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销售等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促进区域全产业链升级发展。

特别是在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与北京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瞄准农业科技“高精尖”,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在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让博士成为“农场主”

位于两河交汇处的平谷区平谷镇北台头村,土壤肥沃,村民此前一直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很难从土地上获取“丰厚报酬”。

2022年,北台头村整合村内 闲置土地200亩,主动对接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王荣焕博士团队,引进种植最新选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农科糯336”,创建了鲜食玉米“博士农场”。

王荣焕博士团队入驻后,制定了以“规模化分期、两茬种植、合理稀植、绿色防控、适时采收、错期上市”为核心的鲜食玉米优质高效绿色种植计划,从品种布局、规划设计、种植技术、品牌宣传等方面为基地建设提供全链条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

据了解,“农科糯336”品种一个果穗上具有糯和甜两种籽粒,其中糯籽粒占75%、甜籽粒占25%,形成以糯为主、糯中带甜的特殊食味品质,同时具备早熟性好、高产稳定等特点,也是目前已知含叶酸最高的玉米品种之一。

如今,“博士农场”的创建让北台头村集体土地亩均净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项目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及市场需求,分批播种,10~15天一批。在鲜食玉米关键生育时期,由王荣焕博士团队到农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每亩3000有效穗,亩产值不低于3000元,预计产值90万元,极大提升了农民脱薄致富的信心。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博士农场”到底是什么?

记者了解到,“博士农场”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旨在让科研单位、高校破除有形围墙,让农业高科技人才把更多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把实验室单一科技成果、单一科技技术,变成集成的科技成果“种”到“大田”。

“‘博士农场’也是农业创新创业的舞台,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梳理耕地、果园、日光温室、科研实验室、厂房、园区等应用场景,为来创建的农场主体提供可选择、能落地的基础场地保障,为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人提供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平谷区“博士农场”工作自2022年开启以来,得到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博士专家团队积极响应。

通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已有117个“博士农场”获批创建,分布在全区17个涉农乡镇街道,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人才为平谷农业产业科技赋能,13位院士、411名博士参与创建,来平谷当“农场主”。

“博士农场”也涵盖了种质资源、分子育种、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林下经济、果品提质增效等多个方向。引进了粮食、蔬菜、果品、中草药等1000余份种质资源,其中荞麦、旱稻、优异生菜、五彩茄子等100余项创新成果得到市场认可。

“农业中关村”建设提速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正是平谷区打造“农业中关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谷区以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载体,不断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模式,构建了全球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和国际交往平台。

良好的科创氛围也使平谷区成为了“强磁场”,搭建了更广泛的“朋友圈”。

通过“金三角”合作模式,平谷区吸引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十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现代农业发展汇集源源不绝的动力。

“农业中关村”也以平谷为核心区,链接首都科技创新资源,与通州、海淀、丰台、昌平、延庆等区形成“一核多辐射”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农业中关村”科创生态的发展思路可以用“HELIX(螺旋)”来总结。

其中,“H”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汇聚农业科技人才;“E”指现代食品营养谷和博士农场,培育未来农业创业者和现代食品企业家;“L”指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科研前沿创新;“I”指一批研究院,突破产业技术瓶颈;“X” 指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交叉融合创新枢纽。

经过多年建设,“农业中关村”标志性成果也在不断显现。

据了解,2022年北京育种发明专利授权359件,占全国的12.5%;2023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推介43个北京优良品种,占全国的18%,“全国十粒种、一粒自北京”的优势不断扩大。

平谷区峪口禽业培育的“京红”“京粉”5个蛋种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沃德系列3个白羽肉鸡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今年6月,峪口禽业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希望公司签订种鸡出口合同,首批自主培育的1.5万只“京红1号”高产蛋鸡和1000只沃德188大型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达坦桑尼亚,实现我国自主培育的种鸡走出国门。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西安将全面展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2023-11-11
下一篇: 加快种业研发 做强农业“芯片”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