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18901114458(微信同号) |
|
手机:13811055122(微信同号) |
|
手机:13720013749(微信同号) |
|
电话:010-63993381 传真:010-63993481 |
|
邮箱:bjfqyjs@163.com |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宝路2号盛今大厦8H |
|
邮政编码:100161 |
|
|
|
|
|
|
|
安徽省政协高质量建言农业强国建设先行省 |
|
来源:北京市京番番茄研究所 日期:2023-11-29 |
|
11月28日,安徽省政协召开“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月度专题协商会,9位委员、专家分别聚焦土地改革、肉牛振兴、种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再生稻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农业金融、和美乡村建设、农垦集团做大做强等不同“切口”,提出务实对策建议。
“争当农业强国先行省,推进土地集成改革尤为必要。”省政协委员、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建议,积极盘活农村土地,发展乡村产业。他建议加快乡村规划编制与审批,挖掘农村内部用地潜力,鼓励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拓展集体土地的多功能性,把乡村美、乡村游作为重点,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出彩。用好宅改和增减挂,将供销社、粮站、厂房、校舍等乡村存量资产置换出来,将零散指标归整使用,打造乡村农业加工园、工业集中区,引导农民“凤还巢”。
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施海波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为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挖掘新潜力。再生稻是栽种一次收获两季的水稻,具有省时省工、增收增产、绿色生态等诸多优势。发展再生稻是通过优化耕作制度,利用有限温光资源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对助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建议我省要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不影响双季稻种植和油菜扩种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灌溉水源充足且温光资源相对丰富的一季稻区生产潜力,促进再生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省政协常委,亳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昭敏为更好更快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提出方案,他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皖北、皖中、皖南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行差异化、协调化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市场风险。重点引进出肉率高、附加值高的高端肉牛品种,加强皖北黄牛、大别山牛、江淮水牛等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和选育。推广“园区+公司+农户+科技”模式,通过场地租赁、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市场基础设施特别是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大粮仓、大肉库、大厨房”。
今年7月,我省启动“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陆晓华建议以规划设计为切入点,彰显徽风皖韵。皖南地区突出山水徽韵,皖北地区突出田园风光,江淮地区突出错落有致,沿江地区突出山水风韵,皖西地区突出生态山村,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根据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容村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建立“小城市-重点镇-特色镇”梯度式、差异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美丽城镇、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农业特色强镇联动建设,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镇融合、设施共建共享、镇村要素资源联动、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安徽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子输出大省,但行业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周可金建议搭建知识产权确权交易平台,完善成果收入分配机制。整合育种资源,引导公益性科研机构退出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荃银、丰乐等大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新型育种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水平,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借鉴长三角价值导向分配手段,推进种业成果权益改革,引导人才流向种业企业。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