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18901114458(微信同号) |
|
手机:13811055122(微信同号) |
|
手机:13720013749(微信同号) |
|
电话:010-63993381 传真:010-63993481 |
|
邮箱:bjfqyjs@163.com |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宝路2号盛今大厦8H |
|
邮政编码:100161 |
|
|
|
|
|
|
|
现代农业产业园 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来源:北京市京番番茄研究所 日期:2024-1-15 |
|
日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典型案例》。近年来,陕西省聚焦技术装备引领、特色品牌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环节,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典型经验和建设模式。近日,记者探访了案例中的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各建设主体创新探索的实践成果。
从小耳标看科技赋能
“每一只羊的耳朵上都戴着电子耳标,这是它们的‘身份证’。从羊进入园区的那一刻起,它们所有的成长数据均可实时监测。”1月8日,陕西秦龙良种奶山羊5G智慧产业园技术总监丛玉政说。
在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的陕西秦龙良种奶山羊5G智慧产业园里,充满科技感的羊舍和智慧养殖平台大屏幕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刚刚我们看到的那些电子耳标,能将每一只羊的成长、繁殖情况送到‘秦龙5G+智慧养殖平台’的数据库里。工作人员会根据每一只羊的具体成长状态为其量身打造饲喂方案。”丛玉政说。
羊群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羊舍,因此对于羊群“家园”的管理十分重要。陕西秦龙乳业集团公司接待中心副主任于沁园介绍,园区羊舍安装有5G智能环境感知设备,能实时记录羊舍内二氧化碳、温湿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养殖平台,以便工作人员对羊群成长环境进行优化调整。
当日9时,到了给奶山羊挤奶时间,羊群通过单向赶羊通道有序进入百位转盘式智能挤奶设备完成每日的产奶任务。“我们使用的百位转盘式智能挤奶设备,实现了每100只羊从清洗到完成挤奶仅需10分钟,挤奶效率大幅提升。”于沁园说。
除了羊舍自动化精准环境控制和数字化挤奶系统的应用,该养殖平台还搭载了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繁殖育种数字化管理、羊粪清理利用等系统,实现全方位、一体化的科学智慧管理。
近年来,陕西省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在产业园率先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真正让数字赋能产业。
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
“端着金饭碗,不能过穷日子。”年近70岁的薛安全这样说。
薛安全是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党支部书记。小坡村万亩冬枣示范园就是他一手建成的。如今,该示范园已成为大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
这位有着多年冬枣种植经验的老书记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新着自己的想法,“若是20年前你问我怎么发展冬枣,我会回答‘挖掘土地的力量’。但现在我的答案是:加强品种创新,让优质的冬枣‘走向’全国各地。”
大荔冬枣是大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2023年全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量约55万吨,产值约70亿元。
为持续巩固提升大荔冬枣的市场地位,擦亮大荔冬枣金字招牌,产业园牢牢攥紧品种“芯片”,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把脉,加快新品种栽培技术培训和研发推广。目前,大荔冬枣品种有220个,居全国之首。2022年,“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首次进入中国果品品牌价值榜前10强,枣类排名全国第一,品牌影响力加速提升。
“我们大荔冬枣也‘坐’上高铁‘走出去’啦。”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游建敏说。2023年,他带着大荔冬枣先后赴北京、沈阳、浙江等地参加线下推介会,通过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等方式,让各地消费者品尝到鲜脆香甜的大荔冬枣。
如今,大荔县拥有冬枣企业及合作社300余家,1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域内域外结合’的模式和现场推介、直播下单、产销对接等形式,将大荔冬枣推介到全国各地。”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干事石青峰说。
近年来,陕西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出了大荔冬枣、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多个“土特产”金字招牌,建成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代表的区域公用品牌117个。
“我们严选品种、严控品质、严管品牌,实现优质优价,把产品变商品,以品牌拓市场。”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任程晓东说。
截至2022年末,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产值达2147.91亿元,“陕字号”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
黑木耳孕育“绿”产业
1月6日,冬日的早晨寒气逼人,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却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
作为柞水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金米村承担着木耳生产的重要任务,村民在冬天就要为木耳生产做好准备。
“虽然现在还没到木耳采摘期,但村里很多人天一亮就下地,给大棚消毒、修补破损棚体、清理废旧菌包。”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指着一个废旧菌包说,“像这样的菌包已经没有再生产的能力,我们会将其制成有机肥进行回收利用。”为鼓励回收废旧菌包,减少污染和浪费,柞水县给予每个废旧菌包0.1元的回收利用补助,并在产业园内建成2个万吨有机肥生产厂,全县年产有机肥5000吨,废旧菌包综合利用率达100%。
“2023年,县里共抽检农产品50批次,抽检合格率为100%;产业园内木耳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达89%。”柞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松说,“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我县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到产业园内新型经营主体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覆盖、推进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加快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全覆盖,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
近年来,柞水县推动产业园内7家规模化经营主体进入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并建立柞水木耳“二维码”全程溯源体系,实现木耳产业数字化管理和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与增收致富齐头并进,是我们‘向往的生活’。”谈起木耳产业绿色发展带来的成果,李正森激动不已。截至2023年底,金米村年种植木耳230万袋,年人均纯收入超1.7万元。
随着柞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柞水木耳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陕西首个纳入“国家品牌计划”的特色产品,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和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
近年来,陕西着力将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乡村振兴先行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来抓。截至2023年8月,全省累计创建1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规模大幅扩展、效益显著提升、辐射作用持续增强、富民增收成效明显。
如今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羊”、乡村建设的“助推器”、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引领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