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种业发展过程中,科研院所、制种基地、种子协会、社会基金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公益性研究,并与骨干企业开展紧密科企合作;制种基地保障了良种供应,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中国种子协会充分发挥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做好桥梁与纽带;现代种业基金从金融环境上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编者
科研院所
成效
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和基层科技人员已经基本上明确了商业化育种的改革方向,国家公益性科研单位承担种质扩增、改良、创新的前育种研究,从事育种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
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金色农华等20多家种业企业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组建北京玉米DH工程化育种联合体;中国种子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大型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平台,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署杂交小麦研发协议等。
挑战
受到现有体制机制限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进展缓慢;科研教学单位课题组式的育种规模小、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缺乏广适多抗、适合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品种;随着气候变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地方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消失、遗失严重。
走向
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调整财政支持方向、投入结构,建立长期稳定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种质资源、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等基础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
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育种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向企业流动。
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退出商业化育种。
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在种业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建成了世界第二大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8个中期库,9个国家级种质圃,建立了2个国家级、1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2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创立了水稻、小麦品种光温反应特性理论,构建了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牵头开展了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基因组测序,发掘了一批有重要农艺性状的新基因,实现了杂交水稻、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高产大豆等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等。
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强种质资源、基因资源、育种理论方法等的研究。中国农科院把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纳入科技创新工程进行重点支持,并将相关团队列入“青年英才计划”面向全球招聘。同时加大种质资源、育种材料、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成果向社会开放的力度,着力提升全国种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同时,发挥科研优势,推动全国科研大协作,支撑种业发展;加强科企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商业化育种进程;加强院地合作,共建种子之都,打造国家种子硅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重点扶持种业企业发展壮大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不断完善“科研院所侧重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种业公司侧重商业化育种研究”的科技研发新体制,重点扶持秋乐种业发展壮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进入秋乐种业进行商业化育种研发。对进入公司的科研人员实行“双轨制”,允许其进入企业期间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原职务职称不变。
二是制定激励措施,激发进入公司的高端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对进入公司的高端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成果奖励、绩效挂钩等多项激励政策。同时,进入企业的研发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还可享受与院内科研人员相同的政策。
三是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院企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源源不断地为种业健康发展快速输送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新技术,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新模式。
四是支持秋乐种业组建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农业部黄淮海主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相继落户秋乐,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模式。
五是推动秋乐种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业集团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
基地建设
成效
农业部指导甘肃、四川、海南编制基地建设规划,认定57个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千亿斤粮食规划和种子工程投资,启动甘肃3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主要粮食和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会同财政部综合开发办投资6.5亿元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制种基地。
挑战
基地布局越来越集中,但基础设施薄弱,自然风险加大;制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但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对精量播种要求越来越迫切,但种子加工能力弱,质量提升难度大;优势基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监管能力弱,基地秩序没有根本性好转。
走向
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国家在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最适宜南繁的区域,划定永久南繁科研保护区,纳入基本农田范围予以严格保护。
加快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以西北、西南等国家级制种基地为重点,建立国家级优势种子基地保护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
落实政策性制种保险、制种大县奖补、种子收储政策性贷款等政策。
成效
农业部指导甘肃、四川、海南编制基地建设规划,认定57个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千亿斤粮食规划和种子工程投资,启动甘肃3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主要粮食和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会同财政部综合开发办投资6.5亿元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制种基地。
挑战
基地布局越来越集中,但基础设施薄弱,自然风险加大;制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但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对精量播种要求越来越迫切,但种子加工能力弱,质量提升难度大;优势基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监管能力弱,基地秩序没有根本性好转。
走向
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国家在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最适宜南繁的区域,划定永久南繁科研保护区,纳入基本农田范围予以严格保护。
加快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以西北、西南等国家级制种基地为重点,建立国家级优势种子基地保护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
落实政策性制种保险、制种大县奖补、种子收储政策性贷款等政策。
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品牌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100万亩,年产玉米种子5亿公斤,保证了全国2亿亩玉米生产用种安全,张掖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玉米制种产业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比例达到30%以上,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中国种业骨干企业14家落户张掖。全市建成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20个,加工能力超过5亿公斤。启动建设总投资38亿元的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
健全监管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实行严格的基地准入制度,积极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种子企业数量从高峰时的上百家下降到现在的54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私繁滥制、抢购套购种子等不法行为,仅去年一年查处各类涉种案件96起。
四川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谋划种业发展扶持企业做强
四川是国家重要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常年制种面积4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杂交水稻种子产量约8000万公斤,占全国杂交水稻种子产量的30%以上;除满足省内常年用种外,超过5000万公斤种子销往省外和东南亚国家。
2012年启动了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省级财政新增专项资金由2500万元增加到3800万元,并整合高标准农田等项目资金近亿元;设立种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
一大批种子企业顺应种业改革形势和要求,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如仲衍种业、川农高科、金卓、西科等企业整合近50多家企业并成功增资注册。
中国种子协会——
全方位搞好行业服务
中国种子协会充分发挥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做好桥梁与纽带,全方位搞好行业服务。
参谋咨询作用
围绕政府种子管理方面中心工作,密切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服务,献计献策。参与《种子法》修改。
努力建设诚信种业
协会开展企业信用评价三年来,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反映很好。三年来,共有307家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对获得信用等级的企业,进行了年度复查,努力构建和维护诚信有序的种业发展环境。2013年,协会认定了56家会员企业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其中前10家为“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
积极推进科企合作
协会组织了科企合作调研,调研了45家企业的科企合作情况,写出了综述报告,总结出当前科企合作的五种模式。已将45家企业的调研报告和综述报告汇编成册,供有关单位和部门参考。
大力推进国际交流
中国种子协会正式加入亚太种子协会和世界种子联盟。并组团参加亚太种子大会和世界种子大会;和美国种子贸易协会签订了长期合作备忘录;组织种业科技人员赴美培训。几年来,多次组团赴美并接待美方来访。通过这些交流,企业看到了差距,开阔了思路,引进了人才,学习到了技术和管理经验。
积极推进种子保险
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今年5月,两次组织人保财险和华农保险的有关领导讨论报告和方案。全国人代会期间协会请代表向财政部提交了支持种子生产保险的建议。
开展全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
由种子管理局组织领导,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种子协会共同开展了全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102家种子企业,在280个粮棉油生产大县办了50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点,面积达150多万亩;展示示范的品种达3000多个(次)。推进种子管理部门看禾推介品种、农民看禾选用品种、种子企业看禾营销品种。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
推进现代种业跨越式发展
2013年,是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起步之年。一年来,着重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理清工作思路,稳步开展项目投资管理,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及时发布《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投资合作指引(2013年度)》
重点支持新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兼并重组、开展社会化服务、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的种业企业。
与大型涉农集团、地方种业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基金加强战略协同投资,与中国农发集团、中国种子集团、江苏谷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创新基金合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方面进行了推进。
大力推进项目投资开发
基金按照投资指引要求,对63家种业企业进行了调研访谈,有21个项目被确立为重点开发,5个项目已立项通过,3个项目完成尽职调查。
努力塑造良好发展氛围
3月29日,基金邀请财政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单位领导参加基金成立新闻发布会,宣介基金成立重要意义;5月28日,邀请中国种子集团等国内14家种子企业参加投资合作恳谈会,与地方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以及种业人士交朋友,谈合作,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走向
2014年,基金将深入落实国家种业方针政策,加大项目投资进度,推进种业行业兼并重组,促进种业企业和种业基金共同发展。一是加强种业基金宏观战略研究。研究制定基金发展战略规划,出台基金投资战略,细化基金发展目标任务,探索财政资金支农方式。二是推进战略合作,创新投资模式,加快项目开发和投资进度。加强与国家级种业研发平台、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战略合作,建立与行业骨干企业长效合作机制,探索与地方财政部门协同支持种业企业合作方式,力争实现种业领域投资5亿元以上。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实行市场化激励机制,强化基金人才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既懂金融投资、又懂企业管理、还懂种业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种业企业提供增值化服务;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新工作机制,规范办事程序,为基金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